1 2 3 4 5

幼儿园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三)

 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幼儿为什么那么喜欢?因为他是自己根据兴趣选择进哪个区;进了区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他幼儿自主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创设这样的环境。

    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课堂中,我们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幼儿会乐此不疲,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并非科学课可以这样,其他课同样如此。当我整理那些做中学课的照片时,就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笑着动手,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多的忙碌是值得的。

    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6、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所以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反思才是聪明之举。

    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的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

    7、少一点“拿来主义”,多一点“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现成的教案、教学材料等等这些都只是载体,是我们参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内容的文本资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样的一份,显而易见,这些只能参考,在参考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 就比如给你一块料子,你就把它用来做衣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如果大家把这段料子 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就肯定大家都合适了。教材就是这段料子。拿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

    除了整合课程外,现在还渗透国学的教育,我们在引进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要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不能死搬硬套。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灵动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

二、这些课堂小细节不可忽视

 

    评价一节好课,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看课堂的活跃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许你上课时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你的一个疏忽,都可能会让你的活动课大打折扣,无缘优质课。因此,幼师们要注意全面把关,对课堂小细节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因小失大。

   (一)教师的课堂礼仪

    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关怀: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让每个幼儿都感觉你在注意他/她。

    赞许:幼儿课堂表现好,要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给予信号,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闹。

    鼓励: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对有进步的幼儿要以资鼓励。

    批评: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幼师要用眼神批评。

    温馨提示:

    在运用眼神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②注视时间要适当。

    ③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④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

    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

   3)忘记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方法。

    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

    1、教学内容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题材,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育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兴趣。跳了跳还是摸不着,孩子也不会太感兴趣,或兴趣不能持久。

    3、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

    *提问题要有适时性。

    *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

    *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2)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

    *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

    *要注意上课时使用的导语——巧妙自然、神秘的导语,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教师的语言应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儿——孩子虽小,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