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近年来,幼儿园都很重视环境创设,老师们也布置得很漂亮,但总是缺点那么点与幼儿互动的环境,似乎对幼儿发展没有多大作用。那么,如何布置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呢?以下为您介绍13种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的小方法,供您参考。
一、根据教育目标、教学任务设计环境布置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一个学期的室内布置内容时,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选择相应的布置内容,做到环境布置工作要有目的性、计划性,使墙面环境和区角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如:中一班在开展“信”这个主题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讨论、探索、设计、制作了超级机器人当邮递员,周围布置了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信、幼儿园的信(孩子说,爸爸妈妈记录)家长给老师、孩子给老师、老师给孩子的信等,构成“我们的信”小主题。又由孩子们讨论,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想象,当设计师设计出了“我们的信封”、“邮票”、“信纸”小主题。在区角,孩子们还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投信箱。同时,手工区准备了半成品材料,供孩子们自由设计,自由玩有关“信”方面的游戏。
二、结合主题活动美化环境
关于“小动物怎样过冬”这个主题,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在幼儿园动物角饲养小动物,幼儿在活动区看有关小动物的图书。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幼儿共同设计布置关于“小动物怎样过冬”的墙饰。
如:大班《奇形妙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成活动,让孩子们讨论自己认识的树叶,说出形状像什么,并于家长一道,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在书上、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树叶彩图、卡片和各种叶子的标本,并标注上名称,构成①“你知道吗?”小主题,让幼儿去观察、了解、认识、探索。在观看时,一幼儿提出叶子有花纹,于是大家仔细观察,又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并组织幼儿观察不同叶子的叶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说出不同形状的叶子和叶脉,构成了②“叶子的花纹”小主题,再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创编“叶子”的故事。幼儿通过想象画出来,开展讲述活动,由老师做好记录,写在画面的一个小框内,形成环创③“叶子的故事”。在布置这些墙面的同时,区角中投放了大量幼儿收集来的各种颜色、形状的叶子,供幼儿研究、探索、发现、把玩。
三、要形成整体感
突出整个活动室的摆设和装饰:人们进入活动室或睡眠室,进入视线的是整个活动室或睡眠室的摆设与装饰,而不是某一个装饰物或某一个角落的摆设。因此室内的家具摆设,要便于幼儿活动,空间设计要符合幼儿多种需要,要给幼儿多种多样的空间。幼儿常常愿意三三两两地在一起活动,所以要有大集体活动的空间,也要有小集体活动的空间。进入活动室或睡眠室给人的整体感觉应是整洁有序,清新优美。
室内装饰的内容要统一起来,突出主题思想。曾经参观过一个幼儿园的室内布置,一面墙壁上挂着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中国地图和首都天安门的半立体模型;另一面墙壁挂着首都的名胜古迹——长城半立体的模型,还有天坛祈年殿、颐和园的佛香阁、北海白塔的图片;在另一小面墙上挂着幼儿自己画的几辆旅游车,上面坐着小朋友到各名胜古迹去旅游。这三面墙壁布置的内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不难看出,其内容突出了一个主题思想,即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还有一所幼儿园一个班的活动室,一面墙壁上挂着几棵桃树,用皱纹纸制作的桃花开满枝头,树下有用彩纸折叠的小花、小草;另一面墙壁上挂满了嫩绿色的柳条,下边河中有小鱼在游水,河中长着绿色小草;室内空间悬挂着南归的小燕子。进入活动室内给人感觉像是“春天来了”。
室内装饰物的色调,要考虑能表现出主题的特征。如上面的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装饰内容,颜色应丰富多彩,这样能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来了”的装饰内容应是一片嫩绿的色调,中间夹些浅粉色,表现出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节日的装饰内容色调应以红色为主,渲染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氛。
四、要富有儿童情趣
常常看到幼儿拿着布娃娃或小动物,把他们当成好朋友,跟他们说话,并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室内环境布置不宜成人化,要富有儿童情趣。活动室内要设有布娃娃家、动物世界;墙面布置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如秋季可以制作“丰收的秋季”。
五、要富有想像力
幼儿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经验的不断丰富,想像力逐渐发展。想像力很重要,没有想像就没有发明创造,幼儿想像的越广,参与实践的范围越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内容应有想像的因素,多给幼儿准备一些富有想像力的图片、材料、教具,用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富有想像的环境能满足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愿望,并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选择墙壁装饰时要选择富有想像的内容,童话故事富有想像力,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幼儿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富有想像的主题,如“神秘的海底世界”、“去太空旅行”、“美丽的南极”、“机器人”等。
六、要坚持动态原则
环境的动态是指环境的创设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变化;在不断更新的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要求我们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环境,丰富活动室环境创设的内容,轮换最新的内容,例如大一班:
第一个月:主题“奇形妙叶”,构成了该主题包含①“你知道吗?”(各种颜色、形状的叶子卡片、图片和收集的真实叶子组成);②幼儿用叶子拓画;③“叶子有花纹”的主题大墙画和“叶子的故事”墙画;
第二个月:“特别的我”主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特别的我;
第三个月:“洞洞”,将活动室门装饰成一个大洞(用旧报纸当石头),幼儿收集洞洞中的动物图片,讲述洞中的动物文字记录,形成一个画面;
第四个月:“惊奇一线”主题,①幼儿收集的各种线及线织成的物件,采用挂、贴的方式展示在室外走廊上;②讨论线的作用,幼儿谈,家长记录,构成版面;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引发到蜘蛛网由蜘蛛吐出的线织成的,讨论蜘蛛网的作用,可以网到那些昆虫,幼儿讨论,师生共同将讨论的结果通过做、画的方式构成一个画面。
墙面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区角也随教学内容不断投放更换相关的探索内容。
七、利旧利废布置环境
在环境创设中,尽量利用各种纸盒、箱、瓶等废旧材料,根据废旧物件的材质、形状和活动的内容与幼儿一道进行装饰、剪贴完成,材料大都由幼儿自行准备、收集。
八、要有发展性
室内环境的布置要根据当前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变换,及时创设适宜幼儿发展不同需求的环境,以促进幼儿发展。
小班:由于已处于家园分离焦虑期,所以环境创设设计了墙饰:
1、开心棒棒糖
①在家里,爸爸妈妈和我(幼儿带一张一家三口的照片);
②在幼儿园,老师爱我(幼儿与老师在一起学习、生活、游戏、教学活动的照片);
③小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幼儿在一起游戏的照片)
2、娃娃家(面积大)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
里面放置许多软垫、各种喜爱的小动物、玩偶等毛绒玩具、客厅、餐厅、寝室的设施设备。让孩子们自由的玩游戏,给孩子家的感觉。
3、孩子绘画能力差,就与老师一道手指点画,棉签添画展示,给孩子以成功的快乐。
中班: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发展水平,以教育大主题下的小主题活动,由孩子说、画、收集来生成、创设各个小主题墙饰。
如:中三班“感官总动员”主题活动中,由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闻①、尝②、听③、看④一系列生成活动中孩子们的探索过程的照片(孩子们的表情、神态、表现),生成了9个主题,并在每张照片下由幼儿自己讲述当时体验到 的感觉(老师记录好贴上区角)又由孩子们收集各种感官动作所涉及的小物品,分类存放,供幼儿下来感受、探索。
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索,如前面提到的《奇形妙叶》。
九、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新内容
一年四季不断交替,人们视四季变化很平常,但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把这平常的自然现象看作不平常,经常赋予新的内容,使幼儿通过室内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季节的变化,可使幼儿看到动植物生长与季节的关系,学习了知识;季节色彩的变化,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也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根据季节的变化布置墙面,同样要求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例如墙面布置“春天”,在常识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春天气候的特征,柳树发芽,桃树、迎春都开满了小花,冬眠的小动物已苏醒,燕子从南方归来,小蝌蚪、小鱼在河水中游来游去,春天是播种季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给幼儿讲述“桃树开花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幼儿朗诵诗歌“春天的秘密”。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唱“春天多美好”、“春天在哪里”。在绘画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画小花、小草、柳树、桃树、迎春、小鱼、小蝌蚪等,并用彩色纸折叠小花、小草、青蛙、小鱼、小燕子等。在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关于“春天”的墙面布置。“春天”这个主题内容比较丰富,根据班内教育活动进展的情况,墙面布置可分两至三次进行,先选择部分内容让幼儿制作挂在墙面上,以后逐步增加内容,不断完善到一幅完整的描述春天特征的大型墙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