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托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提高妙法

 

     绘画是幼儿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借助幼儿的绘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心理上的需要,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体验。此外,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仔细、合作的意识。可以说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

    托班幼儿入园前大多没有绘画经验,还只是处于涂鸦期,由于对色彩、作画材料、绘画方法等的陌生,绘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产生了对绘画的恐惧心理、厌倦画画,或者表现出没有信心,活动时常常听他们喊:“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画!”

    为了培养托班幼儿的绘画兴趣,我们始终遵循这样的原则:贴近生活是绘画学习的源泉,发挥情感是绘画学习的动力,形式多样是绘画学习的中心,快乐创造是绘画学习的生命,并且相对应的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让主题富有感情和好听的名字

    1、如果选择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题材让幼儿作画,光靠教师的空泛说教,幼儿不但无法理解,而且绘画时会束手无策、难于下笔,相反从幼儿的生活中找题材,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题材入手,他们首先就有了感性认识,对所学的内容会倍加注意,兴趣也就很浓。例如,《西游记》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动画片,其中的火焰山幼儿最熟悉不过了,选择让他们画火焰山正对他们的胃口,他们一边想象着动画片中火焰山的雄雄烈火,一边给山涂上红红的火,在山顶画上一支支艳丽的火焰,孩子们会乐此不彼,让整张画面变得张扬、丰富、美艳。

     2、让画的主题富有情感,效果也会很好。妈妈是幼儿心中最亲最爱的人,用情感的纽带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象“妈妈的项链”、“送给妈妈的苹果”、“妈妈的毛线球”等,孩子们都投入了自己的感情,画得专注、认真。

    3、就象给一道道平常的菜取上“巧克力豆腐汤”、“狮子头”一样,有了好听的菜名,孩子们会品尝出好味道。同样,给画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孩子们的作画兴致也会很高,象“拖拉机路”、“小章鱼生气了”、“母鸡生蛋”、“青蛙的宝宝”等,好听的名字和孩子们思维中的幻想物紧紧联系起来,不但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让想象张开了翅膀,而且使他们画得开心。

    4、老师根据所画的内容进行情境添画,能起到丰富画面、构图美观、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作用,而且能引起幼儿作画的欲望、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开阔幼儿的作画思路。在《拖拉机路》这幅画里,老师添画的是一辆简洁明快的拖拉机,要求孩子们给拖拉机铺一条彩色的路,在老师的引导下,为了让拖拉机迅速地、快乐地开到目的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拖拉机下面“铺” 着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五彩缤纷的石头,直到把路铺满。

    二、拟人化的讲解、空手道的练习、玩中作画。

    1、从前常常用单纯的示范讲解的方法介绍作画步骤,这样单一的方式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现在我们采用生动、亲切的拟人方法讲解作画步骤,首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其次会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急于知道答案和后果,再次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由此就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章鱼生气了》的讲解中,以拟人的讲述介绍小章鱼:“我是小章鱼,喜欢在大海里快乐地游玩,可是今天我却生气了,因为大鲨鱼要吃掉我,还好我会吐出一团团的烟雾把自己包围住,大鲨鱼再也找不到我了。”讲解完了就在小章鱼四周示范画一圈圈的烟雾,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小章鱼!加油!”我把黑板画满了,孩子们都主动要求一起给生气的小章鱼画上烟雾。最后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烟雾画得多又多,小章鱼躲在里面大鲨鱼再也找不到它了,小章鱼又变成快乐的小章鱼了,谢谢小朋友们!孩子们拼命地鼓掌。

    2、结合肢体动作能充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在使用绘画工具作画前,为了消除幼儿对新题材的陌生感,为了提高幼儿自己作画的信心,先用“空手道”的方法练习,有时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舞蹈、游戏表演,表现画中的情景,有时假设手中拿着作画工具,徒手练习绘画步骤,再用绘画工具落实在纸上就容易多了、踏实多了、轻松多了。孩子们在练习“空手道”时,会使劲地、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互相攀比动作的准确度,这就增强了他们手的运用能力和手的灵活度。

    3、单一的绘画方式往往让孩子们枯燥乏味,我们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多样性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绘画方式有:手指点画、棉签画、喷画和印画。孩子们往往看着自己用手指点缀的“彩色的树”,用棉签装饰的“红灯笼”,用喷壶喷出的“美丽的夜晚”,用纸团印出来的花,用小手和小脚印出来的蔬菜和树叶……,感知了不定形作画的奇妙,体验了作画的快乐,这样常常会使他们爱不释手地把玩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孩子甚至会偷偷地把画带回家。

    三、作品的评价,让幼儿体验到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作画过程中,把幼儿的一些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发掘幼儿自身的点滴进步和创意:“看!她画的泡泡多又多,小鱼游来游去真开心!”并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向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画得泡泡更多更漂亮,小鱼就会跟你做朋友了”这样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更激励了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增强信心,使幼儿能积极地表现、创造。

    每次活动后,我们会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还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画,并送画“回家”,有时送回它自己的“家”——墙上贴有名字的画袋里,有时送它回妈妈的“家” ——集体展示在一起,拼成一个主题,如:大树妈妈、大花园、孔雀的家等,有时送它回真正的“家” ——送给亲人作礼物,这样就及时肯定了幼儿作品的闪光点,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自豪感和成功后的喜悦。

    四、提供涂鸦的空间,让幼儿自由作画

    如果幼儿老是照着老师的意图去画,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欲望,所表现的作品也就失去了鲜活感和新意感。所以我们在美工角里,准备了一些自制印泥、印章、油画棒、水彩笔、胶水、彩纸和大大的白纸,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尽情发挥,开始时他们会把各种材料的色块弄得到处都是,说这个是星星,那里是房子,无边无际,渐渐地他们会画出一些有内在联系的事物,大大的圆是飞船,小小的圆是小朋友,有许多人坐着飞船上天了。这时的孩子们已不拘泥于老师所教的内容,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表现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画成了他们快乐的游戏。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源由,兴趣是幼儿快乐的落脚点,托班幼儿只要有了绘画学习的兴趣,同样能创造性地表现美、表现自己的感受,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并从一笔一划、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构建起自信心的最初基石。